「DeFi 大萧条」是伪命题?「市场结构创新」才刚开始!

    随著NFT、DAO和PlaytoEarn游戏的窜红,DeFi市场最近的确有些黯然失色。数据不会说谎,DeFi代币市值已经从2021年5月高点暴跌了75%,即使是一些长期支持DeFi产业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市场表现与去年相比差距明显。纵观整个2021年,我们好像很少看到DeFi创新,主流市场依然充斥著过去两年发布的产品,比如UniSwap(2018年11月)、Synthetix(2019年1月)、MakerDAO多抵押DAI(2019年11月)、Curve(2020年1月)、COMP流动性挖矿(2020年6月)、以及YFI治理分配(2020年7月)。另一方面,在多链扩张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整个DeFi产业的用户群和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DeFi2.0浪潮下更是推动了一批有前途的项目,不少期权DeFi协议也在试图寻找市场竞争力。坦白说,现在断言2021年是DeFi产业「失败的一年」似乎有些为时过早,当市场陷入低谷的时候,或许正是反弹开始的好时机。或许是因为新冠疫情,人们的时间观念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丝扭曲。在我们的脑海中,过去两年似乎有点被压缩在一起。而对于加密货币来说,2021年就像是「春宵一刻」,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到了早上却记不清发生了什么。不可否认,过去一年里,市场上存在很多炒作活动,但问题是,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DeFi兴趣提高,而不是因为创新。比如dYdX诞生于首批DeFi浪潮期间,但直到最近才引起人们关注;另外,在赢得了与Yearn和StakeDAO之间的「veCRV大战」之后,Convex直到最近才异军突起(该协议锁仓量一度超过210亿美元);还有Tokemak,可以说,这个流动性管理协议对DeFi流动性发展做了又一次升级迭代,此前并未获得太多关注,而现在许多人都认为,Tokemak将会是下一个流动性争夺圣地(或许我们正处于庞氏经济的黄金时代)。

    然后,我们再谈谈算法稳定币项目OlympusDAO(OHM),在Tribe、Reflexer和Frax这批「2021届」DeFi协议中,OHM的跌幅最大(注:Frax于2020年12月推出,我们暂且将其归入2021届),这些协议都使用算法协议来控制价值,就像Maker可以管理并从支持Dai的抵押品中赚取收益。还有Alchemix也值得关注,作为一个经典的DeFi2.0协议,Alchemix依赖于其他底层协议(Yearn),但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用户去还款,而是会直接用抵押代币赚取的收益来偿还债务。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选择权和衍生项目,比如Ribbon和Dopex。选择权作为一个门槛偏高的金融衍生品品类,智能合约风险和不可知的各类风险依然较多,可有些人却将其吹捧为DeFi旅程中「下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阶段」。事实上,尽管大量资金投入到DeFi原生选择权和衍生品协议上,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没看到太大突破,也没有出现真正契合市场的产品。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动性提供者。在传统世界中,你会购买并持有资产,并希望这些资产可以升值,也许你会用美元在银行购买一些看似高回报的理财产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资产并没有「给你带来期望中的收益」。在DeFi中,情况完全不同。持有资产只是第一步,任何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将这些资产存入智能合约中来成为流动性提供者,并在其中赚取额外回报并「获得所期望的收益」。最近,DeFi市场对资本效率和金融产品复杂性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真正重要的是——在这方面,UniswapV3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由于为HODLer们提供了最好的资本效率,因此UniswapV3成为目前日均交易量最大的DEX。

    不过,UniswapV3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平台上的流动性越来越倾向由专业做市商主导,因此几乎没有「被动流动性」,即由非专业人士(或散户)带来的流动性。当然,尽管UniswapV3似乎只是被专业做市商「利用」的DEX,但如果可以在平台上构建更适合被动流动性提供者的产品,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DeFi协议都摆脱被动流动性问题。Curve、Convex和Tokemak可以说是被动流动性偏好的延续,但目前仅限于协议层面上。与此同时,期权协议也承诺释放个人代币敞口收益——对被动流动性提供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这些协议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可能是因为市场复杂度较高,同时匹配交易对手也存在较大困难。如何为DeFi用户创造被动流动性机会呢?在这一点上,交易「老炮」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新创建的清算和套利机器人允许普通DeFi用户在Compound或Uniswap上赚取收益,由于这些机器人可以在优先Gas拍卖(PGA)中获得较大优势,因此可以帮助普通DeFi用户完成套利和清算交易。现在,我们有了MEV(矿工可提取价值),MEV是在生成区块过程中通过重新排序交易、穿插或审查交易而提取的总价值。目前以太坊上的MEV可提取价值主要由DeFi交易者和套利机器人通过交易排序相关交易策略进行,MEV交易中的一小部分价值通过Gas费的形式由矿工获取。

    过去30年里,华尔街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其实完全是靠电子交易的不断进步,如今我们看到Robinhood、Roboadvisors这些面向散户的交易产品和服务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电子方式交易股票的创新产物。在电子交易革命的最高峰,华尔街诞生了一批高频交易公司,这些公司的员工更多地将自己看做是工程师,而不是金融家。现在,,最后一个入场的传统对冲基金是Citadel,他们已经宣布准备在今年涉足数位资产市场,执行长KenGriffin曾是加密货币怀疑论者,但现在终于承认加密货币的价值,并坦言自己过去站在数位资产的「反对者阵营」是错误的,据悉红杉资本和Paradigm已向Citadel投资了12亿美元。所以,不管是像Flashbots这样的「加密原住民」,还是像Jump、HRT这样的高频交易公司,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加密货币市场结构出现了变化,尽管这种结构尚未确定如何将资本效率的提高传递给被动流动性用户,但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如果我们看看电子交易革命历史就会发现,e-Trade经过几十年时间才取得了一些成绩,而像WSB这样借助社群媒体推动市场交易的现像,也只是在最近刚刚冒出头。不管是哪个产业,在建设一个全新市场结构的时候,过程都非常相似——你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和精力开发产品和服务,最终吸引到更广泛的普通用户。以智能合约为例,智能合约已经存在了好几年,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智能合约将改变我们沟通协调的方式,但直到最近,一部分人们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在BUIDLing阶段,我们更需要打造更好的基础设施,比如你可以尝试使用Infura和Hardhat等开发人员工具,或者深入研究一些可能适用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想法——当然,也许你在某些想法上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最终没有奏效。我们不应该成为悲观主义者,所以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DeFi大萧条」这件事:整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虽然目前还没有到来。也许你会说,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DEX和区块链,但对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新产业来说,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

    通常来说,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过渡,即:对于DeFi产业而言,同样也需要经历上述过程,当然,还有很多泡沫要挤掉。多链可能会开启另一波DeFi创新浪潮。目前,跨链桥已经成为必要的多链基础设施,因此可能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市场结构,或是直接从DeFi网络扩展中获得资本效率收益,Cosmos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加密货币市场而言,或许你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一领域内许多公司都成功募集到大量资金。因此,今年的加密货币市场可能会出现两个拐点,而这两个拐点将会刺激DeFi增长:1、以太坊升级「TheMerge」:预计在今年6月,以太坊2.0将会和原链完成整合,并转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这将为DeFi产品开拓一个全新载体,因为当人们知道质押ETH将会获得高额收益后,「周边服务」也会随之出现,LidostETH代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2、美国市场的监管越来越明确。最近,拜登签署了加密货币行政命令,给整个产业的监管带来了明确性,因此会推动更多的链上资产和更大的DeFi市场发展。毫无疑问,在第一波DeFi浪潮过去之后,我们陷入了平静期。未来几年,DeFi协议或许依然不会出现「质的飞跃」,但DeFi市场长期扩张是确定无疑的。所以,把眼光放远些,我们要为更广泛的金融世界构建一个全新市场结构——「一个更全球化、更透明、更数位原生的市场结构」。

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