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与数据视角,看 Solana 如何成为 Web3 世界「流量担当」?

    尽管本周Solana生态的Meme热度褪去,但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与活跃的社群生态,Solana已然成为如今Web3公链赛道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坎昆升级完成后,除一众L2手续费锐减外,以太坊生态并未掀起涟漪,相反Solana凭借一波短暂的Meme热潮,再次成为焦点。尽管本周Solana生态的Meme热度褪去,但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与活跃的社群生态,Solana已然成为如今Web3公链赛道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相对优势继续扩大?但目标并非以太坊与其他绝大多数Layer1公链不同,Solana的目标似乎并非超越以太坊。Solana创办人AnatolyYakovenko最初的设想就是让Solana成为「区块链领域的纳斯达克」。——在公链上实现纳斯达克的交易规模与反应速度,为更多用户带来快速且普惠的链上金融服务。正因如此,Solana在设计初所强调的就是交易速度和效能,这也是如今Solana最受瞩目的特色之一。Solana白皮书声称每秒可完成71万笔交易,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在撰写本文时,Solana的TPS在过去6小时基本上稳定在2000-3000左右,这与理论数据有将近300倍的差距。如果考虑到Solana的TPS计算中还包含共识资讯的「投票交易」(目前约占SolanaTPS的2/3,在其他公链上通常不会被计入TPS),实际上涉及Dapp智能合约交互的「非投票交易」的真实TPS可能只有600-900左右。这与期待值有很大差距,但相较于以太坊以及其L2的TPS还是有明显优势,尤其在处理平行交易方面。

    当然,TPS并不是一个「优秀指标」。高TPS是可以「伪装」的:假设某区块链每小时产生1个区块,但每个区块包含10亿笔交易,那么理论上就拥有了277000的TPS。这样的TPS表现看起来可观,但谁能接受1笔交易花费30-60分钟来完成?TPS很重要,但它往往忽略了区块时间对使用者体验的影响:对使用者而言,0.4秒(Solana的平均区块时间)和12秒(以太坊的平均区块时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当用户在一个应用程式上体验到超过1秒钟的延迟,都可能觉得难以忍耐。尤其是在如今以交易为主的加密世界中,价格发现与交易执行紧密相连,每一毫秒可能都会至关重要。因此,Solana能提供的不仅是强大的交易能力,更是符合用户需求的高效交易体验。除了速度快,成本低也同样重要。比较以太坊高昂的手续费,Solana的手续费非常便宜,通常一次转帐仅需0.000005SOL(固定值,以目前价格计算约为0.001美元)的基础手续费。这个手续费即便与完成坎昆升级后的以太坊L2们相比,也存在著一个量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低频高额交易场景中并不明显,但当高频交易需求存在,0.001美元和0.01美元所带来的成本差距将是巨大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当使用者与产品的互动成本急剧降低,技术采用才会加速。

    无论是2000年代初,廉价的诺基亚取代了固定电话连接,还是更便宜的智慧型手机取代诺基亚帮助我们迅速进入了数位时代。技术渗透加速的前提是它们在发展中变得足够高效且足够便宜。Solana的上述优势,也让其在许多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无论是DeFi、Meme、NFT、GameFi等概念快速成长,也或是随著DePIN项目落地,让区块链技术真正与实体世界的多种场景融合,Solana的经济社会活动正变得多元化。而从长期来看,由于技术路线与技术架构的「不同寻常」,Solana在未来同样可能建立不可替代的相对优势。首先,Solana非常依赖硬体来应对软体层面协议进步所带来的挑战,从而保证其速度和规模会随著硬体进步而提高。在摩尔定律逐渐失效、AI技术不断推动GPU/平行化处理能力不断突破的当下,电脑硬体产业正超越软体协定成为新热点。Solana有望搭上硬体发展的顺风车,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依赖软体协定进步的Layer1公链在效能上的差距。此外,Solana坚持单体架构也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这种选择如今来看无疑是一种不符合主流公链发展思维的逆向赌注。包括以太坊在内,大都将单体架构视为长期可拓展性的障碍,并试图透过模组化拓展、Layer2拓展以及各种形式的分片探索来解决单体架构所带来的问题。但考虑到未来链上应用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且彼此交织,在模组化/分层/分片系统上建构的开发复杂性可能会倍增,使用者在不同系统间进行互动的难度也会急速提升。

    相较之下,单体结构的协调复杂性较低,聚合延迟较低,被攻击的表面积也相对较小,Solana可能会凭借单体架构带来更极致的使用者体验。当然,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是,Solana正迅速崛起,并成为眼下Web3世界的「流量担当」。成为Web3世界的「流量担当」从交易层面来看,Solana的日交易量在过去1个月保持强劲势头。与ETH交易量的剧烈波动不同,Solana的代币交易量单月涨幅超过775.91%,上周末更是凭借Meme热潮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尽管ETH与SOL在代币交易量层面仍有一定差距,但两者之间的距离正在明显缩小。与交易量相比,代币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代币换手买卖的频率)更能反映市场流动性变化。过去1年,SOL的代币周转率始终高于ETH,并在近期有进一步拉开差距的趋势。过高的周转率并不能代表代币价值高(只能证明交易价值),但过低周转率一定代表流动性缺乏。从活跃用户情况来看,Solana网路的每日活跃用户自3月以来持续高速成长,并在3月16日和17日相继突破100万和200万大关,连续刷新加密世界有史以来单日活跃用户数量记录。这些数据很可能夸大了用户数量,因为很多人控制著多个地址且难以区分。但单月成长379.8%、年增率1816.6%,Solana活跃用户数的成长动能仍令人惊讶。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Web2或Web3,开发人员数量都是最有价值的衡量指标之一。史蒂夫·鲍尔默曾说:「.net成功的关键是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开发人员。」2023年,大约有2000名开发人员(包括full-time和Part-time开发者)参与Solana生态建设:这个数字大约排在整个加密世界各生态的第7位。这个排名在2023年之前更高,但由于FTX事件及SOL的低迷表现,许多开发者离开了。不过,考虑到最近Solana生态的复苏,更多的开发人员或将重新关注并进入该生态系统。结语尽管Solana如今表现亮眼,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大有超越以太坊的趋势。但正如开头所说的那样,Solana的目标从不是击败以太坊。透过高吞吐量、低延迟和低成本的交易效能,帮助Web3技术渗透到传统Web2市场或许符合Solana最初的愿景。更何况,即便后来者冲击强烈,但以太坊领先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在过往一轮轮的竞争中,公链生态早已不是你死我活的排他性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正成为主旋律。综观当下的公链格局,除以太坊外,其他公链要么基于以太坊承接应用价值溢出;要么专注垂直生态,吸引主流参与者参与其中;要么以开创性的技术优势吸引以太坊用户和流量的转移。无论选择哪一种路径,都将蕴藏巨大发展机会。因为在未来,我们将进入的或许是一个高度跨链融合的Web3世界,链与链之间的价值壁垒将逐步消失。即便是Solana和以太坊,在某些场景中也可能完全实现价值自由流通,并使彼此共同获益。

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