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加密新规广受好评,台湾是否能借镜吸引国际品牌落地?

    随著土耳其《资本市场法修正案》于今年7月初正式生效,标志著土耳其在加密市场监管上迈入新的阶段,其不仅为当地加密市场提供清晰监理框架,也为全球加密资产服务提供者(CASPs)(即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s)进入土耳其市场开辟和指引了一条广阔的大道。土国这项发牌措拖,除反映出该国政府对加密行业的乐观态度外,也凸显了土耳其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的战略重要性。在该国的监管机关土耳其资本市场委员会(CMB)截至9月15日公布的名单中,目前可见已有76家公司有意根据土国新法规在当地开展业务,当中不乏多家国际头部交易所如币安、Coinbase、Crypto.com和Bitfinex等,凸显了土耳其加密市场的巨大前景。本文便要来窥探,土耳其究竟有何魔力,为什么可以吸引国际品牌纷纷涌进,更重要的是,土国的监管是否又有台湾可以借镜之处?土耳其跻身活跃市场的前沿,新监管框架建新里程碑首先,土耳其近年在经济状况和土耳其里拉的高通膨的加速推动下,该国人们对替代金融工具(如加密资产)的兴趣和需求大幅增加,加密货币现已成为土耳其流行的储蓄和投资方式。土耳其很大一部分人口已经持有加密资产或拥有加密货币交易的经验,这同时推动了当地加密资产服务提供者数量的成长。与此同时,面对使用者和需求的日益增长,土国监管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以及保护投资者的需求,该国正努力创造一个友好的监管环境,以确保消费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且不打击加密事业发展。《资本市场法修正案》正正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获得通过生效,且广受业内人士好评。

    然而,建立一个监理框架虽然是关键一步,但在草案刚颁布之初,也曾引起当地加密社群热议:这是否意味著土耳其投资者接下来只能使用本地受规管交易平台,而不能使用国际交易所?对此,执政党AK党副主席、也是此次修法草案负责人ÖmerIleri早前也出面澄清,他强调,该法案并未禁止土耳其居民自主在国际交易所开设帐户和交易,其法案规管目标是让国际平台若想在土耳其境内或针对土耳其居民展开业务,需要获得监管机关之批准。简言之,土耳其的监管模式保有了土耳其居民自主选择国际交易平台的权利,然而,若平台营运者有意面向土耳其居民提供服务,则必须强制受到主管机关监督与规管。从土耳其资本市场委员会(CMB)公布的资料上,我们可见包括币安在内的多家国际交易所,都已在该国设立实体,如币安设立BinanceTR(币安土耳其)以因应新规生效后,国际交易所要如何接受当局的监管,并在该国展开营运,为当地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从这一点来看,这毫无疑问是对国际交易平台业者的一大福音。土国监管当局,在合规监管、投资者自主和保护,以及新兴科技产业发展这几方面,做了一个较佳的平衡,我们亦相信,国际平台业者在这样清晰明确的规管框架且较开放的空间下,可以更有效带动当地的加密事业发展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Chainalysis在2023年9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土耳其的加密货币总交易量达到1,7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印度和英国,跻身成全球加密货币活跃市场的前沿地位。土耳其财政部长MehmetSimsek于1月份时表示,当地加密货币立法已接近完成,但预期的草案尚未提交议会。

    全面性针对加密货币的立法虽然尚未完成,但土耳其的加密货币监管环境已逐步明朗,最新出台这个框架不仅强化监管,亦给予加密资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土国当局期望透过新法规来增强市场信任和推动行业规范化,从而吸引国际企业进驻,增加该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服务。香港、日本前车可鉴,是拥抱创新还是箝制发展?回头检视亚太地区发展现况,自香港政府公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来,锐意把香港打造成Web3中心,此举一度让香港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业者关注热点,新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发牌制度更早于去年6月生效。然而随著OKX、HuobiHK等多家国际平台相继撤回香港牌照申请,这项措施带来的实际成果,大众一目了然,简单来说就是:限制多、成本高,难以吸引国际平台落地。香港《明报》引述业界人士说法指出,香港平台的流动性和可交易的币种数量不及海外,平台考虑合规等成本后,不够吸引在香港取得牌照经营。另一方面,日本虚拟资产市场因发展较为成熟,其监管制度也是邻近国家常作为参考依据之一。然而,趋于严格的监管法规,事实上导致了日本加密市场发展在过去几年来受到相当箝制。

    据台湾《信传媒》报导指出,日本GMOCoin执行长石村富隆近期在会见台湾立院和金管会参访团时便表示,日本虚拟资产成交量曾占全球约30%,但因规范过于严格,现已大幅降至5%左右,他更直指,「这是日本监管失败之处,也把许多原先有意在日本落地的外资给吓跑了。」可见无论是香港或日本的做法,从产业发展面而言,未来仍有许多可进一步完善和讨论之处,但也为作为在政策制定方面后进者的台湾,提供一个可谨慎思考和借鉴之经验。台湾「登记制」预计今年底上路,能否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台湾立法院在今年7月三读通过《洗钱防制法》修正案,明定虚拟资产业者(VASPs)必须完成登记才能提供服务;另据媒体引述官员说法指出,现行已完成法遵声明之业者若在缓冲期过后仍不合规,届时将面临退场,至于有关「退场机制」的具体细节、如何实施,金管会目前仍在研议中。《洗钱防制法》的修正前后差别在于,原先的规定,台湾金管会对虚拟资产业者是采取「法遵声明」的监管方式,要经营虚拟资产业务就必须完成「法遵声明」,但修法后则会改采「登记制」以加强监管。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法遵声明」并未明订业者具体资格条件;而「登记制」则会明订资本额、资安、人员等资格条件。换言之,对申请人的门槛相较于过去无疑将有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若以台湾产业现状而言,国际交易平台为多数投资者使用的管道已是产业内昭然若揭的事实。

    惟至今仍未能见到任何国际平台业者出现于金管会《法遵声明》名单之上,无论是对于落实投资者保护,甚或推动产业健全发展,恐都有所不利。监管已成未来趋势,台湾是否能主动拥抱Web3发展机遇?近年来各国对加密市场监管力度逐渐加大,然而,在实际监理做法上,各国却有著不同的实践路径。观察目前全球各监管机关在处理加密货币法规方面,或有采行相对保守或禁制性的作法的国家或地区,但也有如本文所介绍的土耳其,当局目前所建立的框架相对开放,在不阻碍创新事业发展的同时,确保使用者、投资者受到高度保障。不难预料,接下来土国申请名单或仍会持续增加,且看其他各国会否借镜,以在新兴科技产业争取更前沿的国际关注,吸引国际品牌落地,增加各种投资机遇,这对于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亦是佳音。综观全球,已有更多监理官逐渐认识到Web3产业之潜力,诸如杜拜,因此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亦积极试图在稳定金融秩序、落实投资者保障以及推动产业创新取得平衡。未来,若台湾也期待能够如这些在法规上较为前沿的国家,得以吸引优质国际Web3业者来台发展投资,以活络整个加密货币产业,那么监管与营运环境两者的平衡绝对是关键所在。监管机关如何为加密货币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且在完善立法和提高民众的金融知识下,将有助于加强市场并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