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区块链行业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是一个新兴行业,想象空间无限。但毋庸讳言目前区块链行业处于鱼龙混杂的局面,参与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恶意炒币乃至利用ICO圈钱的行为。从政策走向来看,我国正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实施正面引导,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一方面,严打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之风。从政策导向来看,一切以区块链为名、破坏国家稳定和治理的行为都在打击范围之内。比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二级市场波动非常大,如果放任国内居民参与交易炒作,个体风险向金融系统乃至社会领域传递,对国内金融经济稳定乃至社会稳定带来不小影响;借由虚拟货币发行交易实施实质性的非法集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重点打击对象;通过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参与比特币交易,带来国内资金非法转移、洗钱等金融风险,最近也被严令禁止。一个值得商榷的政策措施是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机。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的第51次会议非常明确的讲到了打击比特币挖矿行为。

    中国的比特币算力占到全球的70%以上,可以理解为全球70%的比特币“储量”在中国,那意味着我国对比特币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定价权的。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机可能是因为挖矿带来的电力资源消耗过大。但深入分析“挖矿”行业会发现,挖矿用的电力往往都是难以使用的“废电”,如果不使用就将白白浪费掉。比如42DAO的一个资产端业务,就是用加拿大油田开采中伴随产生的、本应白白烧掉而且还需要缴纳碳排放税的天然气发电用于挖矿。另一方面,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重点是以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实体中广泛应用拉动区块链整个产业的发展。比特币作为当下最流行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与实体产业发展相结合,限制了其生命力,比如在支付领域。其实支付是非常大的行业,除了发挥交易双方账户资金的桥梁作用之外,还包括经济数据分析和国家经济监控等功能,支付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就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应用类别。现在美国可以使用分布式账本或区块链网络进行支付并验证、存储和记录支付交易,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永远在线的功能“以现有美国支付基础设施无法处理的方式提供更快的24小时实时支付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交易、计算、记录等功能,在满足监管的条件下推动经济活动在链上执行,构建全新的金融和商业模式。

    我国也开发了很多钱包支付产品,但主要还是在资金转移中发挥简单信息传递功能,远远没有构建起支付产业生态链,未来这一块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对标传统金融体系,金融应用全面兴起区块链技术,一言以蔽之,分布式帐本。分布式帐本的核心功能就是“记帐”,与金融的本质属性非常吻合,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现实。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围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的应用,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区块链金融对其他行业交易、流通、信息共享、降本增效、激励约束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正是区块链在其他行业应用的具体可行路径,也是值得大力探索的领域。对标传统金融体系,可以看到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投资银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全面开花。比如,对标中央银行,智能合约的使用可能会推动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央行”,央行的监管手段、货币发行规则写在区块链上自动触发;对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借助“区块链+大数据”进行审贷,判断借款者资产、信用状况,若符合条件则触发智能合约;对标投资银行,国际上很多机构推动链下资产上链,变相实现公开发行及项目等等。除了对金融体系直接的“映射”之外,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的包括征信机构、清算机构、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也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链上链下联动,以充分发挥区块链的赋能潜力。要特别强调的是,去中心化不等于“去监管化”或完全“无中心”。金融是一个强监管行业,监管机构可以“以链制链”,利用区块链不可被篡改等特征,推动监管措施自动触发和自动执行。

    而且监管机构仍然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随时把新的规则上链,在确保监管权威的基础上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运行效率。积极拥抱行业监管,投资重大创新方向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Hype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和行业投资提供参考。HypeCycle显示,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会经历一个快速兴起,然后经历泡沫消逝,最后慢慢进入平稳上升的过程。从投资决策角度,应该在周期曲线的左端,这些领域最能诞生一些百倍、十倍,或者是千万倍级的公司或者是独角兽。同时,从防范投资风险的角度,如果达到生产力顶峰的时间过长(如橙色三角形代表的10年以上)也面临太大不确定性,少于2年或者是2到5年到生产力顶峰的领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块链投资领域。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块链投资领域有三个:资产数字化、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比如,链下实物资产上链和数字化是每个行业都在探索与区块链结合的领域,这背后存在着国际标准和话语权之争。现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在探索,很多国家都有发行NFT(非同质权益凭证)实现房地产数字化的案例。目前,这一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果某一个技术标准获得同行业甚至更多行业的广泛认可的话,这将产生无限的价值。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这从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可见一斑。再如,智能合约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简单理解,智能合约就是一个如何把现实中的规则,用自动触发的方式在链上进行表达。虽然想象空间巨大,但是这一领域真正在金融领域落地场景还比较少,这涉及到技术创新和金融监管标准之间的矛盾分歧问题。科技核心是创新和突破,金融业务需要防范风险和完全地符合监管要求,这就存在矛盾。现在很少能把金融领域智能合约写得好的团队和技术人员,因为这既需要具备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更需要了解金融体系的交易规则原理和监管要求,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反过来说,培育跨行业的金融和计算机“双料专家”非常重要,对于培训领域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供应链金融从业人士提出发挥区块链的增信作用为供应链金融赋能,现实中的供应链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信息产生的速度和变化都非常快,如果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引入供应链,形成真实性交易的信息闭环,而且自动触发放款条件,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痛点问题。从事股权投资行业的嘉宾提到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一些困境,虽然国家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但在市场培育期大量企业面临生存难题,倒逼一些企业进入“币圈”“矿圈”,当前政策进一步压缩了相关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大量区块链企业难以生存的话,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深度研究也难以开展。区块链金融发展应该正本清源,区块链金融应用是积极拥抱监管,解决市场痛点的,不是逃避监管、另起炉灶的。即使在链上产生所谓的币,可以理解为积分奖励,是对创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开发人员的一种奖励机制。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泡沫问题,一种新兴技术引发强大投资回报预期,必然导致大量资本涌入,泡沫一定程度也会支持更多尝试,促成很多有益创新;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所谓“行业困境”,不能因为短期内应用落地困难、没有投资回报就去走“币圈”的邪路,资本方应该成为耐心资本,着眼长远,引导行业拥抱监管,往正确的方向上走,做一些真正落地应用项目,在赋能实体经济中获得长期可观回报。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