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香港数码港?

    Jessy从香港数码港二期数码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窗户向西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是前往维多利亚港口货轮的必经之地,晨起幕落,来往的货轮不曾停歇。把视线从远方收回,临近海岸线的数码港第五期的建设工程也已动土,预计在2025年完工。从1999年数码港正式开工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数码港见证了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如今,这个诞生于上一代互联网爆发前夜的创科园区,又迎来了Web3.0发展的风浪。去年10月,香港政府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今年1月,数码港便成立了“数码港Web3基地“,截至目前在数码港社群内,已经有超过190家Web3企业。回顾历史,这个被寄希望于建成类似美国硅谷一样的高科技产业园的数码港,未能在上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先拔头筹,这一次,数码港和香港都不想错过这次Web3发展的浪潮。作为香港政府的全资企业,政策的执行者,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数码港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园区内的HashKeyExchange成为了香港首批持牌面向散户开放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社群内的AnimocaBrands已经成为了数码娱乐和区块链游戏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旗下拥有全球用户量最多虚拟资产钱包Metamask的区块链技术公司ConsenSys、加密友好的香港第一家虚拟银行众安银行、知名Gamefi项目Stepn均已入驻……一个覆盖Web3行业全产业链的社群已在数码港内形成……与上一代互联网浪潮“失之交臂”八月底,数码港的行政总裁任景信很忙。首先是数码港内,一年一度的数码港娱乐领袖论坛正在举办,他要上台演讲、审批重要的活动流程,接受媒体的采访……除此之外,月底密集的其它Web3相关活动也不能错过,要在香港大学举办的活动现场上,向场下的听众介绍数码港所取得的成就并大力邀请web3企业入驻。HashKeyExchange持牌正式面向散户开放的发布会也在月底举办,他也需要到场参加,毕竟HashKey是数码港园区内孵化出的企业……乘上Web3发展的大浪,对于香港来说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一步。而作为香港政府的全资拥有企业,港府政策的执行者,承接和服务好鱼贯而入的Web3创业企业,是数码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重头工作。和香港政府的一些和科技创新能挂上勾的政府官员一样,任景信也需要在各个重要的会议场合出席,以示对于香港大力发展Web3政策的支持。毕竟,香港不能再错过了。我们从香港现在产业结构中也能看出,数据显示,目前香港的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占比超过95%,而高科技产业微乎其微。纵观数码港的发展历史,也是香港的一部科技创新史。

    数码港建设的最初,其实寄托了港府对于科技创新在香港蓬勃发展的期待。1997年,扛过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反思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从以加工、贸易为主向以高科技提供高增值服务为主转变”的共识。1998年,时任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率先提出——香港“要成为在发展及应用资讯科技方面的全球首要城市,尤其是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彼时,正是互联网技术爆发的前夜。这一年,从全球来看,不仅是谷歌公司成立,Windows98横空出世,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也由这一年开启。除了四大门户网站的陆续成立及转型,联众游戏、京东、3721都在这一年成立。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之下,香港也是有抱负的。董建华想要把中国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其建议在香港兴建名为硅港的电子技术开发区。这个硅港,正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数码港。数码港的选址最终选在了离香港大学不远的薄扶林的海边,而负责数码港建设的则是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手下的盈科公司。1999年,数码港正式开始动工,到了2004年,四期工程全部落成。但是在数码港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的泡沫也被戳破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任景信在回复提问为何数码港以及香港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时,委婉说到:“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因此人们对于互联网有了很多负面的看法,但是在这个泡沫破裂之后,很多国家都调整过来了,比如一些企业会去不停地收购,然后再发展壮大,但是香港没能调整过来。”最初的科创大潮香港没能赶上,原因很多。

    如果去深究其根本,其实是没有一个良好的科创发展的土壤,任景信解释到,这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很大的诱因去发展科技创新,香港的金融业、房地产、旅游业均很发达了。再到人才方面,虽然香港有顶尖的高校,但是很多学生大学毕业觉得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好。不过,在任景信看来,香港在最近的六七年里,整个社会的科创的氛围还是有了起色的。拿数码港来说,累积的社群翻了一倍。目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成型的产业,新一届的政府也十分重视科研对于实体经济的带动,注重对于科研成果的转换,比如推出了产学研一家这样的计划。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也是去抓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毕竟,无论是传统的金融还是房地产的发展增速,都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放缓。而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桂冠也在风雨之中摇摇欲坠,Web3这个和金融科技高度挂钩的产业,或许能够发挥出香港的优势。为Web3企业“搭台子”作为一个外来的闯入者,对于数码港的最大的感受是“现代化”,很难想象这是一座二十年前所建造创科园区。园区内各个楼宇之间的玻璃长龙贯通流动,可使数码港内人员快捷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在最初建成之时,就做了足以应付未来25年内网络需求的网络搭建:先进的光纤网络,以及与全球联络的高速宽频通讯设备。再加上高水准的办公条件和住宅单位,以满足国际顶尖资讯服务公司的要求。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进入到数码港办公,所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帮扶是他们所更看中的。园区内的商场,成了各个公司能够自我展示的平台,在今年的数码娱乐领袖论坛上,展示出的有关Web3的项目更多的是和NFT相关的作品,比如梵高作品的NFT化。而一些链游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一些链游的展位上,便吸引了许多小学的驻足。

    而在日常,各个项目则是可以在Web3LivingLab、CyberLab、GoGreen,以及数码娱乐场地CyberArena这样的公共空间内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展示最大的特点便是,Web3的项目是和其它的数码娱乐项目汇聚一堂的,它并不特殊,而是和AI、游戏等等项目放在了一块面向公众。在这样公开的“竞争”环境下,项目面向公众,而公众所关心的只有这个项目是否有趣,好玩。对于Web3的项目来说,这是一个面向市场,并且吸引Web2用户的好机会。类似这样的大会还有数字经济峰会、数码港创业投资论坛,还有数码港互动招聘博览等等。当然,除了应用层的项目来说,更多的基础设施相关,以及ToB的项目,则是隐于幕后。而数码港给予这些项目的帮助更多在于社群的建立,资源的互通等。任景信详细解释,数码港不会对项目进行让其和谁合作这样强干预的事。而是举办活动,撮合大家认识。这样的效果也很好,正是在数码港搭建起来的平台上,各方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HashKey在数码港多年了,你说它拿到牌照是否跟我们有关系呢?我们不会直接做什么,但是我们会长期和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在监管部门出政策之前,他其实是需要去各方调研,我们做的就是一个促进各方交流的角色。”任景信举例道。这种各方的互动不仅仅是数码港中的工作人员们在推进,在数码港社群内的企业,也自发地做着这个行业共同成长氛围的缔造。ConsenSys的全球扩张业务主管LauraShi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支持香港政府以及数码港方面的一些行政或者执行上的安排,如积极参与在地的活动,配合他们的宣传和教育的活动,以及其它一些Web3项目在香港的落地。

    数码港的准入标准不过想要入驻数码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Jack(化名)的Web3公司提交了多次报名表单,至今还未入选。填写申请需要全英文大长段书面阐述,还需要进行路演。对于什么样的Web3企业能够入驻数码港,任景信回复记者说到,他不愿意给出一个固定的标准,这样似乎就给了这些企业一个固定的模板。但是总体来说,是要跟科创相关的公司,又或者是能够服务于数码港的整个生态发展的企业,比如一些律所、审计公司等等。按照任景信的说法,目前数码港内,Web3的生态也是多样的,底层基础设施,工具,应用等一应俱全。谈及为何一定要入驻数码港,对于Jack来说,好处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不单单是能进入到香港数码港的Web3社群,他更看重的是,港府给数码港批了5000万港元用来发展Web3的财政拨款。虽然这5000万港币并不会直接给到入驻的Web3企业,而更多是投放于Web3生态圈的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扶持企业发展以及提升公众对Web3的认知。这半年内,记者所了解到的一家在深圳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入驻了数码港。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了总部在杭州的链游公司出现在活动现场等等。数码港向表示,目前数码港汇聚超过1,900间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当中包括超过800间驻园区及接近1100间非驻园区社群企业。其中数码港社群有超过190家Web3企业,当中就包括八成来自本地、约一成来自内地及约一成海外企业。企业创办人来自内地及超过15个国家及地区,包括美加、欧洲、日韩、东南亚等。自“数码港Web3基地“于2023年1月成立以来,已有约90间Web3相关的企业落户数码港(增幅约95%),涵盖应用及内容、系统工具和数据基础设施。除了社群的资源,进入数码港的企业,符合要求的企业还将获得最高110万港币的扶持,这笔资金对于许多初创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并不少的资金。任景信解释,这110万港币的补贴会分三个阶段发放,在第一阶段时,只要他提供一个好的点子,商业计划,就有可能获得10万港币,这个资助计划叫做“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而到了第二阶段,如果进入了”数码港培育计划“,最高可以拿到50万港币,而如果企业已经成型,要进入加速的话,最高可以拿到30万港币的”数码港加速器支援计划“支持,而如果进入市场推广,符合要求最高可以拿到20万港币的”海外及内地市场推广计划“支持。通过申请的行业内耳熟能详的企业也是有的,比如Onekey就曾宣布获得了50万港元的资助,并且获得了数码港提供的办公空间,香港数字金融协会联席会长、数码港入驻评委陈家豪曾分享过对Web3.0创业项目的评判标准:首先,创新性占30%,需要看目前是否有太多相似项目;其次,应用性占30%,项目是否可以落地给香港带来价值而非天马行空;第三,项目的自驱力占30%,团队是否已经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最后,社会责任占10%,项目有无社会责任感。Jack则是在多次失败后,再次提交了入驻数码港的申请。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