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化解中年危机吗?谷歌25岁了

    互联网巨头谷歌年满25周岁了。人类世界25岁还是个朝气蓬勃、求知若渴的青年人;但在互联网的领域,25岁的谷歌虽然已经成长为网络巨无霸,却面临着明显的中年危机和未来挑战。孕育于斯坦福校园不夸张地说,谷歌是全球互联网的一面旗帜。在过去的25年时间,这家搜索巨头连续改变了全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行业格局,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对硅谷乃至全球的创业公司和互联网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幅谷歌涂鸦1998年9月4日,谷歌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不过,谷歌网站早在前一年就上线了。从2002年开始,谷歌员工每年都会通过谷歌首页的涂鸦(Doodle)为公司庆祝生日。由于两位创始人的兴趣,第一幅谷歌涂鸦甚至比谷歌公司还早诞生了一个星期,这幅涂鸦体现了两人在参加完火人节之后的兴奋之情。谷歌是硅谷在互联网时代的一面旗帜。和电气时代的惠普、半导体时代的英特尔和PC时代的苹果一样,谷歌的创办已经成为硅谷的传奇佳话,成为互联网时代走向繁荣的划时代事件。和前搜索时代的互联网巨头雅虎一样,谷歌也孕育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都是斯坦福的博士生。两人1995年就相识,次年佩奇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追踪和排名网站的新算法设想,这就是谷歌的搜索算法来源。当时的搜索引擎是以关键词在网页的出现次数来进行结果排序的,而佩奇和布林则开发了一个更为精准的搜索引擎,通过检查网页中的反向链接来评估网页相关性。两人最初这一搜索引擎称为BackRub,随后决定命名为Googol(数学术语,即自然数10100),但却阴差阳错拼成了Google。谷歌的名字因此诞生。实际上,谷歌和百度两家搜索巨头从创建之初就有着诸多渊源。拉里·佩奇的算法受到了李彦宏在1996年开发的RankRex算法的影响,后来他们的算法专利申请书中也提到了李彦宏的RankDex算法专利。不过,李彦宏当时还在美国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佩奇和布林创办谷歌一年多之后,李彦宏才在2000年回中国创办了百度搜索。车库创业传奇延续1997年9月,佩奇和布林两位创始人注册了google.com的域名,开始融资创业。他们拿到的第一笔天使资金来自于太阳微电脑(SunMicrosystem)联合创始人安迪·贝托尔谢姆(AndyBechtolsheim)的10万美元。贝托尔谢姆仅看了一会儿产品展示,就毫不犹豫地直接掏出了支票本。

    这笔天使投资让他现在身家超过百亿美元,财富贡献远大于创办太阳微电脑。贝托尔谢姆早在1995年就离开了太阳微电脑,开始新的创业与投资;而太阳微电脑已经被甲骨文收购,庞大的办公园区也出售给了Meta。在谷歌最初的投资人中,还有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当时刚刚上市的亚马逊收购了一家创业公司Junglee,后者总裁RamShriram向贝佐斯引荐了谷歌这个创业项目。两人随后都向谷歌投资了几十万美元。亚马逊现在还在给谷歌投钱,每年要投入百亿美元购买谷歌产品搜索广告。与硅谷诸多传奇创业公司一样,谷歌的辉煌旅程也开始于一间车库。顺利筹集到100万美元天使投资之后,佩奇和布林在1998年9月正式注册了谷歌公司,在硅谷门洛帕克花每月1700美元租了朋友家的大车库,正式开始了运营。这个车库的主人是英特尔营销部门员工苏珊·沃茨基(SusanWojcicki),很快她也加入了谷歌团队,后来长期负责谷歌广告以及YouTube业务,直到今年年初才退休。因为车库创业,苏珊的妹妹也嫁给了布林,两人维持了八年的婚姻。佩奇和布林当时还是斯坦福学生,并没有购房置业,没有自己的车库。而惠普和苹果都是在创始人自家车库创办的,连租金都可以省下。因为业务增长太快,谷歌很快就搬出了沃茨基的车库,租了一个伊朗富豪的办公室,还让这个富豪顺便投资了一点。大发横财的这位伊朗富豪后来干脆从商业地产转作创业孵化器,就是硅谷的Plug&Play。划时代互联网公司谷歌是一家划时代的公司,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改变了整个互联网搜索体验,更是因为他们给硅谷乃至全球互联网公司带来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管理架构、公司文化还是上市选择,谷歌都在硅谷互联网公司里开创了先河。创办不到一年,谷歌就从KPCB以及红杉资本等老牌风投机构筹集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这也是两家老牌风投机构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在两家风投巨头的建议下,佩奇和布林同意引入一位运营经验丰富的IT行业人士来帮助自己管理谷歌。2001年初,前Novell总裁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加入谷歌先后担任董事长、总裁以及CEO的职位,直到十年之后把CEO职位交还给了布林。引入外来资深高管辅导创始人,这随后也成为硅谷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样本。2004年谷歌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却特立独行地选择了“荷兰标拍卖”方式竞标,颠覆了华尔街传统的投资银行配股游戏规则。

    这种方式避免了机构投资者在短期炒作股价牟利,让谷歌股票可以尽可能销售给散户投资者。这一上市模式后来也受到Spotify等知名创业公司的效仿。此外,谷歌还设置了AB类股的双重结构,B类股一股享受十股的超级投票权。两位创始人因此牢牢掌控着公司的运营主导权,避免了上市之后股权分散带来的权力之争。这一结构后来成为了Facebook、阿里巴巴和京东等诸多互联网企业的模版。谷歌给硅谷互联网公司带来的还有颠覆性的企业文化:公开透明的公司治理,允许员工就公司产品与业务发表意见;宽松弹性的工作制度,允许员工自由决定上下班,留出20%的自由工作时间;慷慨全面的员工福利,从免费饮食到洗衣理发到儿童照顾,几乎覆盖了员工生活的所有方面。虽然随着谷歌营收增长放缓,逐步步入中年期,这些制度和福利在过去几年遭受了重大调整或者缩减,但在二十年前,这样的工作文化是硅谷前所未闻的,更成为了硅谷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模板,引发了后来Meta、Twitter等诸多互联网公司的纷纷效仿。从搜索到移动到AI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谷歌的业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网络搜索扩展到邮件、视频、浏览器、地图、音乐、办公、即时通信、云计算等全套网络服务,成为了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互联网服务的主导提供商。2005年7月,谷歌两位创始人在施密特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板斥资5000万美元买入了Android,决定进入移动操作系统市场。2007年,谷歌联合了HTC、摩托罗拉和三星等硬件公司、Sprint和T-Mobile等运营商、高通和德州仪器等芯片公司推出了开放手机联盟,奠定了Android阵营的根基。2008年9月,HTC发布了第一款Android智能手机,搭载了全套谷歌服务。虽然这款手机当时看起来有些奇特,但却开启了辉煌的Android时代。仅仅两年之后,Android就迅速超越了塞班、黑莓、WindowsPhone等前智能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平台。过去15年时间,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从1.0发展到14.0。除了苹果,几乎所有的手机和平板硬件厂商都搭载了不同界面的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几乎主导了整个移动平台领域。随着Android取得巨大成功,谷歌的业务主导优势也从桌面端顺利延伸到移动端,不仅牢牢占据着搜索市场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也超过了七成。在绝大多数市场,用户无论从电脑、平板还是手机上网,谷歌互联网服务都是他们的首选。在过去的十年,谷歌还引领了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行业的潮流。2009年谷歌启动了无人车项目,2011年获准在加州上路测试;正是在谷歌无人车的引导下,科技行业掀起了自动驾驶的技术潮流,诸多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先后投身这一领域的研发、测试与探索。谷歌无人车项目Waymo在2016年独立运营,2020年开始首轮对外融资,估值达到300亿美元。谷歌也是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模式的开创者,2017年在凤凰车推出带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在2022年取消了安全员。

    就在上个月,加州政府正式批准了Waymo和Cruise两家公司在旧金山全面商业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标志着L4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虽然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前景依然没有时间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模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毫无争议的是,在L4级自动驾驶这条未来赛道,Waymo始终是这个领域的头部公司,牢牢占据着技术领先。随着谷歌成为占据绝对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也淡出了日常运营,在2015年创建了控股公司Alphabet,将谷歌等核心业务交给了皮查伊(SundarPichai)。2019年,两位创始人更全面隐退,皮查伊接过了AlphabetCEO的职位。中年危机日益明显虽然刚满25岁,但谷歌已经步入了中年。准确地说,是在2022年的下半年,刚满24岁的谷歌突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机:不仅业务增长显著放缓,首次进行裁员收缩,更在核心技术领域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挑战,被迫追赶市场领先者。尽管谷歌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大,但广告依然是他们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在今年第一季度谷歌698亿美元营收中,各项广告(包括搜索、平台以及YouTube等诸多广告)的整体营收占比依然高达78.2%。这也意味着谷歌的营收会受到全球网络广告市场整体趋势左右,受到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2022财年第四财季是谷歌财报目前的高峰,当季营收增长10%,达到760亿美元。但在营收破新高的同时,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美国经济前景笼罩着衰退乌云,广告主削减投放预算,谷歌的营收增长也开始明显放缓。去年下半年,硅谷陷入了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裁员潮。除了苹果等极少数公司,绝大部分科技公司,无论是巨头企业还是创业公司,都在全面收缩业务和大举裁员。即便是Meta和谷歌这样以往以工资福利慷慨著称的互联网巨头,也被迫进行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裁员。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Meta通过两轮大裁员,削减了超过2.1万名员工;今年1月,谷歌宣布裁员1.2万人,裁员比例6%。除了进行裁员,谷歌内部也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重大的企业文化调整。由于员工的强烈反对,谷歌在2018年被迫取消了和美国军方的云服务合约;但在那之后,谷歌悄悄去掉了“不作恶”的企业价值观,悄然回归到普通企业将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随着谷歌收缩业务和大裁员,员工对企业的话语权也在显著降低。现在谷歌员工的反对抗议,已经不再能够左右谷歌的运营决策,谷歌同时推进着与美国军方以及以色列军方的云服务项目。除了削减员工福利,控制运营成本之外,谷歌还取消了20%自由时间的工作制度。最让谷歌感受到中年危机的时刻,是去年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过去十年,谷歌一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重金,也在图像识别、自然语义理解和人工智能引擎及基础架构等赛道占据着行业领先,更频频带来行业震撼。

    2017年DeepMind战胜了人类最强棋手柯洁,更标志着人工智能彻底征服了被公认最为复杂的围棋领域。然而,一直以为自己占据人工智能领先优势的谷歌,却在生成式AI这个新近的最热赛道,被创业公司OpenAI打了个措手不及。去年11月ChatGPT发布之后,谷歌内部感受到了巨大震撼,甚至发布了红色警戒。相比ChatGPT带来的AI震撼,谷歌的生成式AI产品Bard显得总是研发落后一步,明显不够智能。老对手微软不惜重金投资OpenAI,将这个谷歌最强竞争对手绑定在自己平台上,并且将ChatGPT整合到必应等微软诸多产品,雄心勃勃地向谷歌发起挑战。人工智能成最大挑战生成式AI成为了决定谷歌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今年2月谷歌在发布Bard时,产品展示过程中出现了事实错误,更让投资者大失所望,市值蒸发了超过1000亿美元。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也让谷歌不得不全力关注生成式AI,将其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来推进。连退隐多年的联合创始人布林也开始频繁回归总部园区,监督谷歌生成式AI项目的研发进展。谷歌感受前所未有的威胁今年的谷歌I/O大会,谷歌CEO皮查伊(SundarPichai)从第一分钟就开始直奔主题介绍AI项目进展和新产品。两个小时的主题演讲,谷歌连续发布了15项AI相关的产品,累计说了140次AI,而原先的绝对主角Android几乎完全淡出了主题演讲,直到近1个半小时才匆匆提了几句。在谷歌搜索创建之初,两位创始人谈到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使用”,当时谷歌的核心业务是通过网络搜索提供信息服务。到了2004年,正在全面开发各项互联网服务的谷歌,其愿景升级成了“开发服务尽可能大幅提升更多人的生活品质”。而在创建25年之后的今天,皮查伊在本周庆祝谷歌成立25年的博文中,未来展望一章几乎完全围绕着AI。他在博文中表示,AI将成为“我们这一代此生最显著的技术转型,这会比从桌面运算转向移动运算的转型更大,甚至比互联网本身更重大”。皮查伊展望道,“AI会完全改写科技,给人类创造性带来不可意思的推进。让AI给每个人带来帮助,有责任地部署AI,这将成为未来十年谷歌最为重要的使命交付方式”。25年时间,谷歌从朝气蓬勃开创硅谷先河的网络搜索公司,发展壮大成了几乎囊括所有网络服务,横跨桌面和移动平台,产品覆盖个人和企业,市值超过1.7万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但与此同时,谷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中年危机:业务增长也逐渐放缓,企业文化日益褪色,出现了行动决策迟缓的大企业病,更在生成式AI这一关乎未来命运的赛道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在今年2月发布Bard之后,谷歌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发布下一代AI模型Gemini。这是谷歌集结了所有核心研发力量,结合了GPT-4、Midjourney和StableDiffusion三大模型功能的最强大AI模式。这将成为谷歌与OpenAI和微软联盟展开AI军备竞赛的最强武器。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