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 遭遇「屠龙」之围,以太坊 LSD 赛道迎来变局

    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通过「合并」完成了共识机制自PoW向PoS的切换。时隔近一年,全网ETH质押(Staking)总数已超过2640万枚,质押比例已逼近22%。「质押服务」作为一条价值循环较为清晰的赛道,其背后所隐藏的千亿规模市场价值也已愈发清晰。经历了近一年的「厮杀」,质押赛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已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格局,Lido凭借著流动性和组合性优势逐步确立了赛道领跑位置。截至发文,Lido在质押赛道内的市占率约为32.43%,纵观过去近一年的赛道发展状况,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其他质押服务商能够望其项背。Odaily星球日报注:图内最下方的天蓝色区域为Lido,市占率与之较为接近的唯一「实体」为所有未确认身份的质押群体集。然而,在Lido市场位置日渐稳固同时,一场非预期的「政治」危机却正在悄然酝酿。这场危机所聚焦的核心问题在于——Lido在质押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否违背了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愿景,从而会阻碍以太坊的长期、健康发展。对此,社群之内也呈现出两派观点。支持Lido的一方认为,Lido实际上是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协调协议,将其视为单一实体简直是无稽之谈;但反对派却认为,一个近乎处于垄断地位的质押协议必然会损害以太坊网络的公信度,甚至会给整个以太坊生态招来监管的格外关注。

    近期,随著两起事件的集中爆发,关于该问题的讨论迎来了集中爆发。内容目录事件一:行业自我约束事件二:上层意识干扰若想逃过此劫,Lido该做些什么?事件一:行业自我约束第一件事,说起来其实略搞笑。日前,RocketPool、StakeWise、StaderLabs、DivaStake、PufferFinance等五家质押服务商联合签署了一份由以太坊核心开发者Superphiz于今年5月发起的一份提案。该承诺的内容为,为了确保以太坊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建议所有的质押服务商共同遵守一份自我约束规则——承诺不占有超过22%的以太坊质押市场份额。这一「联合宣言」摆明就是冲著Lido去的。截至发文,上述五家服务商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为RocketPool,仅有3.1%,排名第二的StakeWise更是直接降到了0.3%……显然,22%的市场占有率对于这五家服务商而言是一个较长期内大概率无法触达的数字,因此当下签署承诺对其营运现状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对于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32%的Lido而言,签署下这份所谓的行业自述承诺就意味著必须立即放弃10%的市场份额,等于是逼迫Lido放弃日积月累而来的近1/3营运及收入规模。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好比是中国队硬拉著巴西、阿根廷一块承诺暂时不拿世界杯一样……站在Lido的角度,自然不会同意签署这份所谓的联合承诺。今年6月,Lido社群已就Superphiz的提案进行过一轮治理投票,最终的反对率高达99.81%。

    综合来看,由Superphiz发起,RocketPool等五家质押服务商推动的这份行业联合承诺,对于Lido而言并不会产生太过直接的影响效果,因为这份承诺并不会硬性约束Lido的自我营运,撑死了也就起到些「恶心人」的效果。然而从间接影响来看,这场「做戏」难免会对Lido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若未了解事态全貌,用户会很容易产生以下这种想法——在面对这份披著「政治正确」外衣的承诺之时,Lido采取了与「集体」截然相反的做法,这似乎存在逃避去中心化责任之嫌。事件二:上层意识干扰相较于前者,第二件事对于Lido而言则要更加危险。事件的点火选手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Buterin。在近期参与ReflexerFinance(RAI)的Discord讨论时,Vitalik提到RAI可以去支持那些非热门的流动性质押代币(除stETH之外的其他LSD代币)作为抵押品,相信RAI的崛起可以解决Lido当前「垄断」质押市场。作为以太坊社群的精神教父级人物,Vitalik对于Lido的「垄断」问题持如此态度并不奇怪,从生态整体的稳健性出发,Lido过大的市场规模也意味著较大的单点风险,因此相较于「一枝独秀」Vitalik会更偏向「百舸争流」。更早之前,Vitalik也曾提过类似于Superphiz的提议,建议所有质押服务商将市场规模限制在15%以下,这一数字比Superphiz所提议的22%更为严苛。考虑到Vitalik在以太坊社群内的超然地位,其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以太坊社群的上层意识,而本次亲自下场给RAI「指路」,也挑明了一条通过上层应用设计来影响底层LSD代币供需的潜在道路。相较于自我约束承诺的「空打嘴炮」,这一细微的动作对于Lido却有著更大的潜在影响。

    虽然当前RAI的供应量仍然有限,但假使他日规模扩大,甚至于更多新的上层应用开始打著相同的旗号刻意避开stETH,Lido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随著需求的相对削减而面临缩减可能。对此,Lido也很快给出的响应。LidoDAO治理论坛内容显示,今年6月,一家名为Let’sGetHAI(HAI)的项目于论坛内提出资助申请,希望获得一批预算来支付第三方安全公司的审计费用。HAI是Optimism上的RAI分叉项目,其与RAI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意支持stETH。在本次事件发酵前,Lido虽以同意为HAI提供6.3万美元资助,但在HAI公布收款地址后半个月却迟迟没有打款。Vitalik表态的次日,Lido立即向HAI支付了这6.3万美元,这在侧面也可视为Lido对本次事件的回击。若想逃过此劫,Lido该做些什么?结合Lido近期的动向来看,其可能选择的一条潜在方向是在以太坊之外寻找更多发育土壤。9月5日,LidoSolana团队在治理论坛发布提案,申请向LidoDAO寻求150万美元的财务支持。然而,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破局良策,原因主要有二点。

    一是熊市环境下外部生态很难提供类似于以太坊的价值回馈,此前Lido也曾部署至Polkadot和Kusama,但最终因营运状况不理想而选择了关停,本次LidoSolana团队也提到若未得到财务支持,将考虑关停在Solana之上的服务。二是即便Lido寻找到了优质的外部发育土壤,短期内以太坊生态依然会是Lido营运及收入的主阵地。外向扩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内部矛盾,想要解决以太坊生态内部的上层意识压力以及下层联合冲击,Lido还需要在生态之内寻找破局办法。质押本身就不是个服务差异非常鲜明的市场,换句话说,相较于其他类似的竞争服务,Lido本身并不具备特别的业务模式优势,其收益率状况也并不占优。之所以如今能够累积逾32%的市场占有率,主要还得归功于Lido长期稳定营运所建立的流动性及组合性优势。以太坊全网质押比例已逼近22%,这一速度并不算慢,但也意味著仍有78%的市场空间。随著质押服务赛道本身价值的放大,基于各类LSD代币、服务的上层应用赛道(LSDFi)也正在蓬勃发展,新的市场竞争正在展开。谁能够在新的竞争中拿到更多应用场景,谁就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巩固甚至放大自身的市场规模。就Lido本身而言,其大可藉鉴MakerDAO的发展策略。稳定币本身也是一个服务差异并不鲜明的市场,为了放大DAI的市场需求,MakerDAO一边做高DAI的收益率,一边通过SparkProtocol为DAI扩充更多的使用场景。照猫画虎,Lido既可通过Curve等金融工具为stETH放大收益机会,也可通过直接、间接(比如资助HAI)的形式构建自身派系的上层应用生态,这或许才是顶住以太坊生态内部压力与冲击的有效策略。(以上内容获合作伙伴MarsBit)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区块客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作者及区块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