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图为中心:Web3+AI的最佳实践?

    作者:凯尔开源区块链网络以太坊诞生的8年里,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竞争链,同时也为金融、游戏等场景的链上应用发展奠定了底层基础。唯一令人遗憾的是,8年了,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还是摸不到以区块链为底层的Web3大门。有数据显示,总规模为51.6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只有不到1亿的用户拥有区块链钱包(Web3网络及应用的主要入口)。Web3出圈为何这么难?一方面是没有出现Web2用户熟悉的爆款应用,比如在社交、电商等领域,更重要的是使用操作方面的繁复:上个链动不动就要算好“网费”(GAS费,网络使用成本之一),交个互动不动需要加密钱包签名(类似于提供授权、验证交易)。最近,一个旨在变革Web3渣体验的新概念出现——投资机构Paradigm提出“intent-centric”,阐述“以意图为中心”建立Web3交互体验的新思路:理想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发出一个意图指令,所有的操作都能够自动在幕后执行,用户只需一次签名就能实现意图。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intent-centric听上去非常以用户体验为上,这种化繁为简的风格像不像AI对话机器人在做的事儿?事实上,这里面确实能用到人工智能。1、Web3新焦点知名加密投资机构Paradigm近期的一篇研究文章,让intent-centric概念成了Web3赛道的新焦点。该机构将intent-centric列在“十个值得关注的Web3方向”的首位,这个陌生的名词就此在加密社区里散播开来,并引发兴奋。

    intent-centric,翻译过来就是“以意图为中心”,意图直指“你想做什么”,它关注结果,而非过程。intent-centric旨在通过协议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让繁琐的链上操作“一步到位”。更准确地说,把以往复杂的操作过程隐化,用户就能够无感、直接地实现目的了。比如,一名用户想要将以太坊区块链版本的美元稳定币USDT兑换成Arbitrum区块链上的ARB币,这个过程有点像跨国的跨银行转账,通常需要一连串的操作,包括打开一个跨链桥(跨系统的信任解决方案)、连接钱包(账户)、将USDT和用于这次兑换的Gas费ETH(手续费)从以太坊网络转移至Arbitrum,等待资产跨链完成,然后在Arbitrum上寻找具有流动性的交易所(换汇),再执行兑换操作。以上是一个链上“老手”非常熟悉和习惯的操作。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在各条区块链间转移资产、进行交易和质押资产等,繁复的操作流程极不友好,尤其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想完成这一系列基本操作,步步都是挑战。intent-centric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让操作的长链条变成短链条,更准确地说,是这样链条在用户体验端“无感”。理想情况下,用户只要输出意图:“帮我把钱包里的USDT换成Arbitrum上的ARB”,intent-centric相关协议就能在幕后自动操作,包括跨链、寻找最优兑换路径、支付Gas直至完成兑换。上述所有过程,用户都是无感的,用户只会明确得到一个结果,就是钱包里的USDT换成了ARB。这就很接近Web2应用的体验了。

    比如,我们在淘宝上用支付宝买东西,付完款等着收货就好了,无需知道钱到底是怎么抵达商家手上的。从USDT到ARB的跨链交易只是简单的例子,理论上,随着intent-centric概念在协议层面的成熟和完善,任何链上操作都能一键完成。比如,一键购买指定NFT,一键寻找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品等等。简而言之,intent-centric的核心理念就是优化用户体验,让小白也能快速玩转链上世界。那么,intent-centric的愿景从技术上如何实现?其实,它的原理不难理解,就是拆解意图,并将每一步过程都安排给专业的协议去完成。以近期在ETHGlobalParis黑客松上表现亮眼的BobtheSolver为例,它是基于意图交易的基础设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Solver(求解器)和账户抽象钱包(AA钱包)。Bob the Solver带来了intent-centric样板求解器相当于统筹者,它负责识别用户意图,对意图进行分类,规划实现意图的最优路径。确定路径后,求解器会构建出实现用户意图所需的交易,类似于制定了一个“流程大纲”,而后转发至可编程的账户抽象钱包。账户抽象钱包负责执行工作。

    它由“打包员”(bundler)和“出纳员”(paymaster)组成,前者负责规划求解器发来的交易,而出纳员负责管理和支出相关的Gas费。BobtheSolver给intent-centric赛道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样板。按此思路,只要有足够专业的Solver方案和钱包编程方案,是可以实现多场景一键直达意图的。2、有望与AI结合链上应用生态经历了8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交易类、借贷类、理财类、游戏等应用以及NFT等新资产,在链上生态初具规模的背景下,intent-centric的出现恰逢其时,只有实现用户体验的跨越性升级,链上世界才能获得指数级的用户增长。目前,intent-centric叙事下的新协议还比较少,但事实上,与其愿景相似的应用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交易应用1inch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相比大名鼎鼎的Uniswap,1inch的特点在于允许用户在一次交易中跨多个DEX交易加密资产,通过同时扫描多个DEX,1inch能够为特定的交易对找到最佳价格,并以最有利的价格为用户执行交易。在1inch出现之前,用户想要以最大化价值的方式完成一笔交易,通常要访问多个DEX进行比价,同时还需考虑交易滑点、Gas费等因素。而1inch通过特定算法和聚合数十个DEX,能够高效地发现最优兑换路径,让用户以最佳价格实时完成最优交易。1inch交易页面聚合是简化用户操作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式。

    但链上世界不仅仅只有A兑换成B的简单交易,光是独立开放的公链就有上百条,它们上面还支撑着五花八门的链上应用类数字资产,单靠聚合,并不足以解决大部分操作繁琐的问题。因此,intent-centric的愿景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度智能的AI或将成为得力助手。无论是意图的自然语言输入,还是拆解目标、计算最优路径和执行操作,AI都能够发挥优势。很多情况下,用户的意图是复杂的,意图表达或许并不准确,这可能导致solver难以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而无法规划出最优解决方案。而经过特定模型训练的AI,可更精确识别用户意图,根据用户的交易请求来源、交易数据等推断潜在的目的和需求。在拆解目标方面和执行方面,OpenAI推出的基于GPT-4大语言模型的AutoGPT已经证明了它的强大性。只需要下达一个任务,AutoGPT就可以自行规划并自动执行。它的特性恰好与intent-centric的需求契合。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intent-centric的实现,离不开AI的助推力。毕竟AI检索和执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人类,AI的介入将加快区块链用户友好时代的到来。当然,当开发者将意图到结果的“中间层”操作交给AI以及其他第三方执行层,意味着“一键实现意图”的背后有多方参与,安全问题势必应得到重视。一方面,intent-centric协议方需要制定针对作恶行为的惩罚机制,提供安全、稳定的第三方执行层;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技术安全能力,防止算法被识破或者AI被“骗过”。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用户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intent-centric为Web3行业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期待有更多安全、易用的“意图”应用出现,这将从用户端革新区块链的使用体验。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