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社区内部起争议 到底什么才是Layer2?

    作者:Faust,极客web38月25日,著名的以太坊Layer2研究机构L2BEAT称,将把OptimisticChain更名为Optimium(不用ETH做DA层的OPRollup),和OPRollup高度区分开。同时L2BEAT还在网站首页增设“Showrollupsonly”的按钮,让浏览者可以隐藏Validium和Optimium的相关信息,直接把Rollup和那些不用ETH实现DA(数据可用性)的扩容网络区分开。L2BEAT甚至称,很快就可以在Layer2TVL总量的可视化看板中,把Validium和Optimium的TVL数据“去掉”,只显示Rollup的TVL数据。这种做法格外有趣。就在两周前的8月10日,以太坊基金会成员、Danksharding提出者Dankrad就“什么才是Layer2”发表了观点,称不用ETH做DA层的模块化区块链不是Rollup,因此不是Layer2。他还在推文的评论区中点名了Validium(不在以太坊发布DA数据的ZKRollup),称其存在安全缺陷。Dankrad颇具争议的言论引发了以太坊社区的热烈讨论,其中不乏各大Layer2项目方成员,而很多局外人也开始对Layer2的本质发起深思:到底什么才是“Layer2”?

    其实这是一个见仁见智、难以一锤定音的问题,就像16世纪天主教会与新教徒之间的冲突一样,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立场去考量,会有不同的说法。但对于这种类似宗教流派冲突的现象,主流舆论还是会看重以太坊基金会的正式表态,纵使一百个人有一百种不同的观点,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那个最权威的说法(天主教会有着最权威的《圣经》解读权)。但在以太坊官方网站——ethereum.org关于Layer2的页面中,可以看到他们并没有对“哪类项目是Layer2,哪类项目不是Layer2”有一个特别精确和严格的定义,甚至直接写着“目前没有关于Layer2的官方定义”。但在某些段落中,却又有如下的表述:“侧链和Validium扩展以太坊的方式与Layer2类似......但具有不同的信任假设......”“侧链和Validium并不能从以太坊那里获得安全性或数据可用性。”以上陈述看似在暗示,Validium和Optimium等Rollup之外的扩容方案不是Layer2,但结合更前面那句“目前没有关于Layer2的官方定义”,这两种说法混到一起就变得众口难调。对此,我甚至让Chatgpt4去分析以太坊官方的心思,结果得到的答复如下:显然,以太坊官方虽然有意把Validium、侧链与Layer2区别开,但却没有直截了当的说“Validium就不是Layer2”,而这种略显暧昧的态度或许是为了鼓励生态内的扩容项目去提出五花八门的方案,以此带来创新。而一旦用激进的、一锤定音的态度否定Validium或Optimium,必然会伤害到相关项目方的感受,并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毕竟许多项目就是冲着Layer2的名头才来以太坊生态)。

    但是,作为以太坊基金会成员的Dankrad现在却明确表示,Validium不是Layer2,这种态度虽然明确,但却更像是在“放风”,而以太坊基金会的其他核心成员目前还没有紧跟Dankrad的步伐接连开炮;前文提到的“L2BEAT的新举措”,也容易让旁观者感受到以太坊社区“微妙的”表态。虽然基金会还没有正式且态度严明的将Rollup之外的扩容方案“除名”,但这一系列迹象难免让人联想到某些可能。对此,某位来自非Rollup扩容项目的开发者认为,L2BEAT某种程度上犯了教条主义,有点在“正统性”问题上服从权威。他指出,不用ETH做DA层但引入其他机制来保障高度安全,可以为Layer2体系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虽然在极端情况下非Rollup的扩容方案的确会出问题,但这种概率极低,甚至只存在于理论而非实践当中。而现在L2BEAT乃至Dankrad对非Rollup项目的“另眼相看”,实际上是在扼杀以太坊生态的创新性与包容性。当然,因为这位开发者是利益相关者,必然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表态;而以太坊社区乃至以太坊基金会则站在维护以太坊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立场,对人对事也不可能“绝对公正”,双方都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处境中,这便留下了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比如,Dankrad在"除名"Validium的同时,却说“Plasma和状态通道...是Layer2”.但实际上,在以太坊官方网站https://ethereum.org/中,可以看到如下陈述:“然而,有效性证明的存在为Validium提供了比其他纯链下扩容方案(Plasma和侧链)更高的安全保障。

    ”(实际上,如果抛开链下DA层发动数据扣留攻击、拒绝用户提款的少数极端情况不说,Validium的确比Plasma更能保证安全。且不少技术人员明确表示,Plasma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早就不该算作Layer2了)显然,这其实和Dankrad的言论相冲突。为了避免个人主观臆测带来的影响,本文作者直接用Chatgpt4来分析这几段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话,可以看到,Chatgpt4也认为Dankrad的言论与上面来自以太坊官网的言论存在冲突。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逻辑不自洽、自相矛盾的现象?对此,作者找到了Vitalik本人在2021年1月5日的个人博客中的一段话,然后把这句话作为材料之一,交给chatgpt4去分析。同时,本文作者把所有交给Chatgpt4分析的语句进行了更精确的处理,标注了说出每句话的主体,并且加入了一个关键假设:已知Vitalik是以太坊基金会的领袖,且Dankrad是基金会的成员,他不想否定Vitalik的观点。而Vitalik曾说:“Thethreemajortypesoflayer-2scalingarestatechannels,Plasmaandrollups......”结果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条分析结果赫然显示出:“避免与Vitalik的观点冲突”这样几个字眼。”且显示出:如果Dankrad不想否定Vitalik的观点,他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与Vitalik一致或至少不冲突的术语与定义。当然,这个结果建立在——以太坊官网已经指出Validium有比Plasma更强的安全性保障,而Vitalik曾说:“Layer2的三种主要类型是状态通道、Plasma和Rollup”,但Dankrad不想否定Vitalik的观点这三条素材基础之上。而下图显示的分析结果更为有趣,直接认为Dankrad没有全面的比较Validium和Plasma的安全性,却强调了Plasma和Validium在发生链下数据扣留时的不同。后来作者反复让Chatgpt对上面的素材进行分析,把上面得到的结论和前一轮推断中用到的关键素材,作为新一轮分析的素材,再次交给Chatgpt进一步迭代推断,得到了相对稳定的结果。结论的最后一句话比较有趣,是这么说的“他的目的似乎是澄清技术的分类,而不是全面比较Validium和Plasma的安全性。”至此,Chatgpt的分析告一段落。回顾上面所罗列出的素材与推论,显然Dankrad并没有客观全面的分析Plasma和Validium在安全性上的区别,尽管他在区分两者是否为“Layer2”时,是针对特定情况下的安全性去分析的。而至于这么做的目的,Chatgpt指出的:“似乎是澄清技术的分类,而不是全面比较安全性”也颇耐人寻味。至于以太坊社区乃至基金会何时就Layer2的正统性问题做出严肃且高调的回应,目前还是未知数。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